查看原文
其他

如翚斯飞——山西唐代建筑上的斗拱

2015-06-27 国家地理中文网 太原道

本文转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撰文:张利伟 于向勇 张永波


█ 大明宫复原图 傅熹年绘制


  唐龙朔二年(662),高宗李治染疾,以太极宫潮湿、卑下为由,命司农少卿梁孝仁在长安城外东北营建大明宫。建在十余米高台之上的主殿含元殿气势雄伟,殿前对称布置翔鸾阁与栖凤阁,与主殿以斜廊相连。站在殿前,近可俯瞰长安城,远能眺望终南山。正是这种威仪,开创了唐代建筑的豪劲风格。


南禅寺 摄影:梁鉴

  由于唐武宗会昌灭佛运动,唐代存世建筑凤毛麟角且规制多不高,即使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禅寺正殿也规模较小,是个十足的乡村佛殿。1974年文物部门对历代改动较大的大殿屋顶做了复原设计,而梁架、斗拱、柱子等主体部分仍旧为唐代原件。面阔三间的南禅寺正殿外檐只用柱头铺作,而不用补间铺作。仔细观察柱头铺作,我们会看到栌斗内外各出的第一跳华拱承托梁,外出的第二跳华栱是梁头的外伸部分,梁之上的缴背伸出令栱外砍成耍头状,梁本身仍旧参与到斗拱铺作的组成中保证结构稳定。南禅寺斗拱的拱头卷杀作五瓣内凹,依旧保持着山西、河北一带北朝石窟窟檐斗拱上的细部处理方式。


█ 天台庵 摄影:赵钢

  推断为晚唐时期的平顺县天台庵大殿斗栱仅为出一跳华栱接橑檐槫的斗口跳,这一形制舍弃了令栱、耍头部分,是最为简单的斗拱形制。在最近天台庵的大修过程中发现了五代题记,到底是初建题记还是维修题记,目前仍未揭晓,不过这肯定会为天台庵正殿年代的断定提供更有价值的线索。


█ 广仁王庙 摄影:赵钢

  在以元代道教壁画而闻名于世的山西芮城永乐宫以北的龙泉村有一座小型唐代木结构,这就是广仁王庙正殿,因为曾经有五龙泉水从庙基前涌出,又被称作五龙庙。广仁王庙正殿的斗拱亦只有柱头铺作,在形制上出两跳华拱,未施用令栱,梁头伸出所形成的第二跳华拱亦参与到了斗拱的结构中,这点与南禅寺类似,体现了唐代建筑的时代特征。


█ 佛光寺东大殿 摄影:任超

  而位于五台山西麓、距离南禅寺50公里外的佛光寺东大殿却给我们带来了京师长安的遥想。在当今中国大地仅存的四座唐构中,佛光寺无疑为其中翘楚。这座北魏以来的名刹,属于有寺额的正式寺院,大部分建筑也在会昌法难中被毁。此后,来自长安的女弟子甯公遇捐资重建佛光寺东大殿,唐大中十一年(857),具有京师官式风格的东大殿落成。佛光寺东大殿斗拱规制接近宋式“一等材”,尺寸为30厘米×20.5厘米,断面比例约为3:2,在刚度和强度上极其符合力学要求。材分制是在北宋被最终确定的,但在佛光寺东大殿的建筑构造上,已初具端倪。


█ 东大殿斗拱的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 摄影:陈坚

  进入唐帝国之后,木结构建筑营造已进入模件化生产时代。依等级制度确定好开间与进深之后,掌管设计的匠师推算出各部件的尺寸,随后木匠开始进入程序化作业,局部构件加工完成之后进行组装,便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斗拱铺作及梁架整体,在有效设计和良好指挥的情况下,构件虽由不同的木匠完成,但仍能有效组装并且顺利完工。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载了木工杨潜指挥木作队伍修缮官署建筑的情况,“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栎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想必,佛光寺东大殿也是如此建造的:设计者把建房子的图纸绘于墙上,图纸不大却能够详细表明建筑的规模和尺度,顺利推演建造出体量巨大的东大殿,而没有偏差。


█ 东大殿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 摄影:陈坚

  东大殿面阔七间,在其硕大的柱头铺作上,出现了具有杠杆原理的下昂,它前面挑檐而后尾依托于梁下。那为什么不用同样数量的华拱出跳而选择下昂呢?因为在同等出跳数量的情况下,探出的下昂所形成的出跳高度要低于华拱出跳,从而使屋檐可以更加深远平缓。东大殿的柱头铺作为双杪双下昂七铺作,是目前已知唐代的最高等级斗拱,此外在敦煌壁画、巴中流杯池摩崖造像中亦能见到此类斗拱形制。佛光寺东大殿和敦煌壁画都深受都城长安的影响,双杪双下昂斗拱即使放之长安也是等级较高者。这一斗拱形制影响深远,从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与奉国寺大殿、镇国寺五代万佛殿到崇明寺北宋中佛殿都有采用。


█ 敦煌莫高窟盛唐时期445窟壁画中的建筑形象

  而东大殿柱间的补间铺作,已经从北朝的人字拱升级为带出跳的斗拱来加强檐下的稳定,这大大提高了斗拱承载屋顶负荷的能力,弥补了人字拱的弊端。东大殿是内外柱等高的殿阁造,斗拱不仅在屋檐下有所体现,也同样参与内部结构的稳定并促成了屋顶的抬升。

唐代木结构建筑的外观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单调。初建时梁架、斗拱和柱子上基本都有样式纷呈的彩画,但经历了千余年历史的冲刷早已不再清晰。属于丹粉刷饰屋舍彩画的佛光寺东大殿上,如今依然能看到斗拱拱身朱色的燕尾彩画。


回复“云冈30”,阅读中国雕塑的长城——1930年代的云冈石窟

回复“云冈再发现”,云冈再发现——开启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回复“重返北朝”,阅读重返北朝——麋沸时代的艺术巅峰

回复“北朝壁画”,阅读晋阳地下壮观——北朝晚期壁画艺术巡礼

回复“古中国”,阅读去运城感知“古中国”的十个文化符号

回复“青龙古镇”,阅读:青龙古镇——晋商古道上的商旅重镇

回复“太行”,阅读巍巍太行走八陉,纵览天下之脊的壮美与峻伟

回复“碗子城”,阅读雄踞太行第二陉:太行关碗子城

回复“滑石堡”,阅读繁华落尽滑石堡:一个明代城堡的现实生存

回复“桃花洞”,阅读汾阳三十里桃花洞,三十里春风向阳峡

回复“偏关长城”,阅读如殇——唱给偏关长城的离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